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天狮娱乐 > 最新动态 > 世界银行如何完成规范社会化 | 国政学人

最新动态

世界银行如何完成规范社会化 | 国政学人

发布日期:2024-10-14 13:33    点击次数:131

图片

世界银行如何完成规范社会化

图片

作者:Adrian Bazbauers,堪培拉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国际公共管理部门高级讲师。

来源:Bazbauers A,“The World Bank as a development teacher,” Global Governance, Vol. 22, No. 3, 2016, pp. 409-426.

导读

对于世界银行在定义主流发展参数方面的角色,目前已有诸多讨论,对其质量、性质和影响也产出了丰富的文献研究,而学术界在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世界银行通过培训项目对发展规范社会化方面的较为隐蔽的背景活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分析世界银行的培训学习机构——经济发展研究所(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EDI)和世界银行研究所(World Bank Institute, WBI)的运作和活动,试图弥补这一学术研究欠缺。这两家研究所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提供基本设施、发表研究来指导行为体如何思考发展问题。EDI成立于1955年,运营至1999年被WBI取代。研究所培训强调实践学习、全球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等原则适用,在全球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范围和作用。EDI在1956年仅向几十人提供了两门课程,在2005年,WBI向11万名政府官员、私营部门代表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超过一千种学习产品,并采用了“培训师资”(training-the-trainers approach)的方法,这意味着世界银行学院提供直接培训,还希望受培训者能够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人,起到间接培训,扩大培训广度的作用。在本文中,作者认为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性具有强制性质,但是世界银行的教育培训项目却在背景中悄悄地试图通过培训课程来使成员国接受特定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作者指出,与贷款条件性不同,EDI和WBI通过习惯化的方式,试图让成员国等参与者接受特定的发展理念和方法,使其成为最佳实践和基本常识。

世界银行中知识的力量

世界银行是发展知识(development knowledge)的仲裁者。许多学者已经探讨了世界银行作为一个能够定义和推动发展正统思想的角色,其权威源于研究和政策所具有的公认合法性。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银行作为“知识银行”(the Knowledge Bank)的作用愈加突出,这一角色转变是在詹姆斯·沃尔芬森(1995年-2005年)担任行长期间正式确立的,旨在通过撰写报告、组织培训和会议,以及通过互联网倡议为对发展问题感兴趣的广大群体提供和管理知识,因而世界银行从传统的数据和分析提供者转变为一个更加积极的知识生产和管理机构。虽然世界银行产出的知识产品一般被认为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但是诸多学者认为这个定义过于泛化,没有指明其中的重要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世界银行知识的本体性力量及其在政策实践中的工具化,赋予世界银行作为所谓“规范代理”(norm broker)的新角色,也就是说,世界银行的发展知识要想转化为实践,必须发挥其作为“规范代理”的能力,这一行为在文章中又被称为规范创新(norm entrepreneurship)。

世界银行内主要表现规范创新特征的机构即EDI与WBI。根据规范生命周期理论,规范创新的特征不是将行为体社会化以遵循新的规范,而是行为体接受规范的阶段。作为“知识银行”,世界银行产出的知识属性位被划分为抽象知识和常规化知识,抽象知识包括与贷款业务相关的研究和经济部门工作,虽然贷款和研究常常与规范的出现有关,但这些活动并不能保证行为体对规范的接受,它们仅仅是引起关注或创造问题的工具;而EDI和WBI则生成了常规化知识,即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容易编码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和修改。EDI和WBI试图塑造受培训者在发展实践中的身份和背景,培训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更是积极地完成规范社会化,使受培训者对某些事物比其他事物更加重视。培训也有助于规范本土化,即规范接受者在建立跨国规范与本土信念、实践之间的一种一致性的复杂过程。通过培训,受培训者接受的知识和规范会通过“塑造”(framing)和“嫁接”(grafting)的过程进行转化。其中,“塑造”是指将旧的本土规范与新的外来规范联系起来,而“嫁接”则是指通过将新的外来规范附加到旧的本土规范上来使其制度化。换句话说,通过培训,受培训者会将新的外来规范与他们所熟悉的本土背景联系起来,从而使这些规范在本土得到接受和实施。

一般认为,国际组织培训个体,会给他们带来认知上的变化,尽可能建立认知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y)。EDI和WBI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1995年,一位EDI培训研讨会协调员曾对受培训者表示,培训研讨会的目的是试图在非洲创建一个认知共同体,以便在与政府进行机构改革的谈判时能够拥有更多的权力,他们也将帮助参与者建立网络、分享信息以及发起自己的培训研讨会,以此来改善他们国家的决策。这意味着这两个机构不仅仅是关注规范问题,而且还致力于通过培训和发展全球网络来建立一群志同道合的发展决策者社群。这一点不仅限于引起了对规范的关注,还起到了建立认知共同体的作用。

经济发展研究所:培训师资

具体来看,三个特征定义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EDI——培训师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推行新自由主义。这些特征表明EDI试图通过社会化人们接受和遵循其规范假设,并建立志同道合的政府官员社群来影响发展决策。在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担任世界银行主席期间,培训师资的方法成为EDI的基石。这种新方法意味着EDI的课程越来越注重为受培训者提供教授其他成员和组织培训计划的技能。采用这种新方法的原因是行为体对世界银行课程的需求增加,而EDI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培训所有申请者。为了在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加的申请人数之间取得平衡,EDI采用了培训师资的方法。从1956年到1969年,有1000人完成了EDI的课程,而到197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5000人。通过培训师资的方法,EDI课程可以针对一小部分精英,而那些没有办法接受EDI培训的人可以由EDI毕业生来传授知识。到1977年,EDI很少或根本不在一些国家提供教学支助,但它通过EDI工作人员的定期访问与当地机构保持联系,他们对课程与教材设计提供建议。这些活动在1996年达到高潮,当年有600名学员接受培训,他们又向其他2万人提供了培训。通过采用乘数方法,EDI促进了参与者对规范的接受,并为毕业生提供了使其他政府成员接受规范所需的技能。也就是说,国际培训组织,通常通过扩大熟悉新发展准则的、受过高度训练的官员人数,在改变决策者的思维习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EDI对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培训师资”培训方法的适用。培训师资方法的采用适逢EDI课程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被提供,EDI也称之为海外课程(overseas courses)。海外课程是在EDI课程的基础上独立运作,这也是培训师资方法的自然延伸,正是因为受培训者被教授了自己运营课程所需的技能,伴随着这些人全球流动或回到本国,才导致海外课程数量的迅速增加。虽然华盛顿的课程数量基本保持不变——1974年11门,1982年9门,但海外课程的数量从1974年的9门增加到1982年的55门。两年间,每年参加海外课程的人数从200人增加到1300人。此外,EDl还与全球150多个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课程笔记、培训材料和练习,并在国外开设了许多课程,如与圭亚那大学合作的项目评估课程、与巴拉圭和伊拉克政府合作的农业课程以及与埃及交通局合作的交通课程等。这些合作仅仅是EDl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开展的数百个合作的一个缩影。

再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开始将新自由主义思想融入其培训课程中。这一时期,世界银行的重点从项目管理转向经济管理和政策分析。经济和部门管理课程的数量增加,项目管理部门的数量明显减少。此外,他们还增加了新的课程,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课程内容集中于债务和金融调整、贸易自由化、资本市场和私营部门发展以及公共财务规划和分析培训等。苏联解体更是使得EDI的年度参与人数急剧增加(从1992年的3000人增加到1994年的4900人),EDI从而加强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方式,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解决经济自由化、金融改革、私有化、恶性通货膨胀等前苏联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EDI的课程成为一种手段来巩固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成员国参与者中的影响。

世界银行研究所:培训为了发展

1999年3月,时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Wolfensohn)宣布正式成立了世界银行研究所。作为EDI的进阶版本,它延续并扩展了前者的部分内容。当时,沃尔芬森提出了一个名为“战略契约”的计划(the Strategic Compact),旨在重塑世界银行日益衰落的形象,将其从“条件性银行”转变为“知识银行”。 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网络和共享经验,开拓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的通信技术,扩大EDI的作用,将发展知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该计划内容在于淘汰结构性调整贷款,采用后华盛顿共识的言论,使世界银行成为一个更加注重合作和知识分享的机构。

正如WBI前副总裁维诺德·托马斯(Vinod Thomas)所说,在从EDI到WBI的转变中,该机构最重要的变化是从提供特定培训课程转变为成为世界银行在国家中促进学习和能力建设的机构。改革意味着利用世界银行所做的一切,努力使培训机构成为世界银行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部分。

自从成立以来,WBI一直强调在经济管理、私营部门增长、市场创造、企业责任、良好治理、人类发展、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创造、应用和传播知识的必要性。它通过世界银行内部网络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与双边捐助方、私营部门附属机构和国际机构的外部合作来推进其广泛的课程。

三个重要的特点表现了WBI尝试个体层面规范社会化的努力,即扩大目标受众和开放的合作方式、更清晰和更正式的战略议程以及在线参与转向。这些新特点扩大了WBI的潜在影响力,超越了其前身机构EDI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

自1999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学院(WBI)已经与广泛的参与者进行了接触,超越了以往的静态受众类型(仅政府官员)。这些参与者包括决策者、部门工作人员、议员、学者、记者、私营部门人员、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和学生。这样多样化的参与者群体加强了战略协议的原则。因此,每年参加WBI培训活动的人数急剧增加,2000年有3万名参与者参与了500项活动,2005年,有11万人参与了1016项活动。在2008年,受培训者种类有政府官员(50%)、私营部门代表(20%)、教育工作者(16%)、非政府组织(10%)和国际组织(4%)等。虽然政府官员仍是占比最高的参与者群体,但WBI已显著扩大了其受众基础,这意味着世界银行研究所不仅增加了其培训活动的覆盖范围,还创造了规范社会化的途径,直接使得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人士能够接受和遵循其发展规范。

与EDI相比,WBI采用了更清晰、更正式的战略议程。EDI的1985-1989五年计划只是简单地阐明了增加与政策有关的培训等三种培训的需要,但WBI制定了六个战略方向和十四个专题方案,这些方案又配备有连贯一致的课程材料,这也增加了直接受培训者或间接受培训者对材料、课程的可访问度。

同时,WBI已经充分利用了在线参与所带来的互联互动性。从转变之初,它就利用了远程学习技术,通过该技术,WBI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止于传送课程资料和线上讨论,它还通过发展门户(Development Gateway)和全球发展网络(Global Development Networks)推动了研究合作,甚至创建了世界银行线上学院(The e-Institute)——一种虚拟学习教室,旨在克服预算和地理限制,使人们可以在家庭、办公室和教室参与WBI课程。

2011年至2014年间,电子学院的课程、线上社区(虚拟学习空间)、网络研讨会(交互式虚拟会议室)、播客、博客、视频和多媒体工具包也体现了世界银行线上培训工具的强大广度。个人需要回顾多媒体演示和阅读要求材料,完成每周练习,参与网络研讨会讨论,并完成考试,才能结束课程。凭借参与式和协作式学习、多媒体互动、专家指导、案例研究解释和实际操作方法的教学原则,其主要课程主题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治理效率、社会问责、扶贫以及能源和环境保护,课程的新安排也体现了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的转变。WBI在线学习向参与者提供了成本更低、更灵活的知识获取手段,以推动个人遵循新规范的进程。

词汇积累

Training-the-trainers Approach

 师资培训方式

Norm Broker 

规范代理

Norm Entrepreneurship 

规范创新

Epistemic Community 

认知共同体

The e-Institute

线上学院

译者:谈诗琪,国政学人编译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专业,研究兴趣方向为全球治理、国际组织。

校对 | 赵伶卓 张文茜

审核 | 施榕

排版 | 罗佩琪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幽默笑话:乾隆赌钱

下一篇:没有了